论道地药材

中药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中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中医治病是通过“四诊”、“八纲”等正确诊断,再行立法、处方遣药,最后,“药”就是克病致胜的有力武器。如果药材不道地,质量低劣,或误用伪冒药物,既使医师辩证再精湛,选药再准确,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。

一、道地药材

所谓道地药材,就是指同一种药材,多数地区都产,唯有某一地区产品质量优良,称为“道地药材”。它是我国历代医家千百年来的临床验证总结,并被全国医药界所公认的疗效确切、质量稳定、且有长期出口的历史、享誉国内外的品种:,中药材以植物类药材为多,这类药材的生长和质量,无不与来源、气候、土壤、阳光、水分,生长环境、栽培技术、生长年限、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有关,所以“道地药材”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。

1.来源

确定原植物(原动物、原矿物)的属、种是判断道地药材是否为正品的最基本条件.如果不是正品的物种,即使引种到著名的道地产地也永远成不了“道地药材”。如大黄,《中国药黄》(年版)收载有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的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.)、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.ExBalf.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.的干燥根及根茎。这三种大黄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,均含有蒽醌衍生物,其中以结合状态为主,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,这样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。而一些非正品大黄,如藏边大黄、河套大黄、华北大黄、天山大黄,其蒽醌衍生物的含量,游离状态常稍高或接近于结合状态,这样的大黄泻下作用很差,故作为非药用大黄。

2.产地

植、动物药材的生长、繁育有很大区域性,同一品种不同产地,质量有优有劣,但各省都有各自特产的道地药材品种。河南的山药、地黄、怀牛膝、金银花、山茱萸、红花;浙江的白术、白芍、麦冬、延胡索、浙贝母、白芷、玄参、杭白菊、山茱萸、乌药;安徽的茯苓、牡丹皮、木瓜、白芍、亳菊花;江苏的薄荷、桔梗、太子参;山东的金银花、瓜蒌、北沙参、全蝎、阿胶;东北三省的五味子、龙胆、防风、细辛、人参、黄毛鹿茸;内蒙古的甘草、肉苁蓉、黄芪、麻黄、赤芍、防风;河北的酸枣仁、黄芩、知母、板蓝根、薏苡仁、苦杏仁、柴胡;宁夏的枸杞子、银柴胡、甘草、锁阳;甘肃的当归、大黄、党参、红芪、秦艽;青海的冬虫夏草、青贝母、大黄、羌活、麝香;西藏的麝香、冬虫夏草、胡黄连;四川的川芎、黄连、川贝母、附子、川牛膝、麦冬、白芷、枳壳、川佛手、陈皮、羌活;云南的天麻、三七、茯苓、云木香、草果、砂仁:贵州的吴茱萸、天冬、天麻、朱砂、杜仲;湖北的独活、续断、厚朴、射干、茯苓、黄莲;湖南的玉竹、吴茱萸、百合、雄黄、栀子;江西的枳壳、香薷、栀子、蔓荆子;广西的蛤蚧、肉桂、三七、莪术、珍珠、山豆根;广东的巴戟天、阳春砂、化橘红、广陈皮、广薷香、高良姜;福建的泽泻、龙眼肉、白莲子、青黛、海风藤:山西的连翘、远志、黄芪、款冬花、党参;陕西的沙苑子、猪苓、款冬花、党参、九节菖蒲、小秦艽;新疆的紫草、马鹿茸、伊贝母、阿魏等等。

3.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

某些道地药材在栽培技术方面是很繁杂的,如选种、育苗、移栽、行距、株距、嫁接、剪枝、复壮、留种等不同环节上,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程序,乃至锄草、施肥、浇地、防涝和防治病虫害等,也积累了丰富经验,这些经验已经形成了提高产量,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。常见的、栽培技术较为复杂的品种,如四川的附子、川芎、黄连;东北的人参;云南的三七;甘肃的当归;浙江的浙贝母、杭白芍等等。

4.采收与加工

我国药材品种繁多,产区分散,入药部位,采收季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质量,保护和扩大药源有着重要意义。由于采药的时间性对药材的本身质量、疗效有直接影响,所以,自古以来,我国医药学家就强调药材采收季节。如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翼方》中指出:“夫药采取,不知时节,不以阴干暴干,虽有药名,终无药实,故不依时采收,与朽木不殊,虚废人工,卒无裨益。”元代,李东垣在《用药法象》中也说:“诸草木昆虫,产之有地,根茎花实,采之有时。失其地则性味少异;失其时则气味不全。”这都说明了采药季节性强的特点。因此,采集药材须选择有效成分含量最足时采收。现代科学实验证明,药材适时采收是十分重要的。如草麻黄植物体内含的生物碱,在春天含暈最低,到了8?9月售量可达最高峰,随后又显著下降。又如薄荷在阴雨连绵或久雨初晴的2?3天内采收,其含油量可下降75%左右。所以,薄荷在晴天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采收为宜。有些药材应根据固有的生长年限采收,以确保药材质量,若盲目的提前采收,会影响药材的形、色、气、味及质量。

5.产地加工

凡动、植物药材,采收后,都要进行产地加工,其目的:一是除去杂质和非入药部位,以保证药材纯洁。二是根据不同药材质地和要求,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进行加工,如切片、切段、去皮、去须、蒸、煮、发汗、揉搓等处理,以去除水分、防止霉烂、便于储藏和运输,保证药材质量。

二、道地药材生产存在问题

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、医疗制度的优越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从们防病保健的意识不断增强,加之大量出口,中药的用量故随之猛増。但屮药具有品种繁多、来源广泛,既有野生,又有家种(养),既有多年生,又有1年生,同时其生产还受到自然灾害的制约。因此,近年来有些药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,有的甚至长期缺短,市场无货的状况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,针对紧缺药材进行掺假、制假;为了出售高价,有些农民不按药材的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进行采收等,造成某些药材伪劣品种充斥市场,致使药品质量下降。

药是治病救人的物质,如误用了伪劣药品,轻者误病伤人,严重者可危及生命,绝不可轻视。但有不法之徒将“桃儿七”(有毒)掺入龙胆草片内出售,造成了严重的医疗事故;再如海弓腹内灌水泥,炮制全蝎加盐,土鳖虫加矾,天麻内加铁钉,车前子内掺荆芥子,葶苈炒黑充车前子,油菜子充菟丝子,白术片掺云木香片,猪苓片掺黑三棱片,小赤链蛇充金钱白花蛇,佛手瓜切片充佛手片等。再有不按生长年限采收,如防风应生长4?5年,黄芪应生长3?4年,现均种植1年就采收,以致性状变异,气味淡薄;又如桑叶应“霜降”节后采收,呈黄绿色,质硬,现用的桑叶多为青绿色,质软的嫩品等等,如此情况不胜枚举。这种状况长此已往下去,不仅影响中医临床治疗效果,也有损P患者身体康复,而且对祖国医药事业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。

三、建议

1.鉴于当前药材市场经营中存在的一些混乱状况,应加强管理,发现问题,严肃查处,尤其对制假,掺假者加重处罚力度,甚至收回经营许可证;对药商应加强思想教育和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,不准经营劣质药材,限期整改,以期达到净化市场的目的。

2.根据药材的货源紧缺情况,针对多年生曰渐稀少,甚至濒危的野生药材,采取变野生为家种,以解决货源问题。应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不同品种进行种植和引种,避免盲目发展,加强规范化管理以保证药材的道地性和质量;逐步达到GAP标准,最终生产出高效、优质的道地药材。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
白癫风的治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maidonga.com/mdxt/69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